排序

最新 浏览 评论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健康真知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2024年8月11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会以线上和线下形式召开。新《指南》增加了13项内容,首次把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列入治疗方法之一,新《指南》体现我国高血压防控现状与人群特点,具鲜明的中国特色。...

花粉过敏者患癌风险可能会降低 健康真知

花粉过敏者患癌风险可能会降低

  《日本经济新闻》3月22日刊登题为《花粉过敏降低患癌风险,或与免疫功能有关》的文章,作者是东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川惠一。内容编译如下:  今年又迎来了花粉过敏季。  日本约70%的国土被森林覆盖,其中近20%是人造杉树林,10%是人造扁柏林。由于木材短缺,日本战后推进植树造林。后来,林业因木材进口自由化等因素衰退,森林被搁置不管,飘散出大量花粉,导致令人遗憾的结果。  癌症已成为日本三分之二男性和二分之一女性罹患的“国民病”。而近40%的日本人受到花粉过敏的困扰。  1998年花粉...

你能坚持多长时间不睡觉? 健康真知

你能坚持多长时间不睡觉?

  美国《发现》月刊网站3月21日发表题为《你能坚持多长时间不睡觉?》的文章,探讨如果不眠不休,人能坚持多久?文章编译如下:  我们需要通过睡眠来强化记忆库,保持情绪平稳,排出毒素,平衡体内激素。如果没有睡眠,我们最终会焦虑不安、神志不清,日子过得一团糟。  以一名喝浓咖啡的18岁女孩为例,她在去意大利的班级旅行期间没睡觉,最终不得不住院治疗。  睡眠不足的典型症状没那么明显,包括疲劳、反应迟钝、记忆力问题以及难以集中注意力。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称,一个人在24个小时不眠不休后,会出现醉酒状态下的症状。不...

高血糖如何避免发展为糖尿病? 健康真知

高血糖如何避免发展为糖尿病?

  血糖高并不一定是糖尿病,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那么血糖到多少算糖尿病前期呢?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出现了明显的糖尿病症状甚至导致糖尿病并发症才引起重视,想减缓糖尿病的进程,难度就比较大了。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糖尿病前期,如果是糖尿病前期,如何治疗,才有可能“逆转”呢?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健康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当空腹血糖&ge;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ge;11.1mmol/L,则...

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降压药能替代进口药吗 健康真知

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降压药能替代进口药吗

  很多有高血压问题去医院开药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近年来医院开具的降压药确实是越来越便宜了,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现在这些从医院开到的便宜降压药,绝大多数都是国产的仿制药,而原研进口的药物很少能够开到了。  有些朋友禁不住要问:这些国产仿制的降压药价格这么便宜,疗效能不能有保障呢?其血压控制效果真的能比得上进口原研药物吗?如果价格下来了,而血压控制不好,那还不如吃“贵点”的原研药。带着这样的疑问,今天就来为大家解读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为什么现在医院开的仿制药变多了,以及仿...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近半数受访者每晚平均睡不足8小时 健康真知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近半数受访者每晚平均睡不足8小时

17日,世界睡眠日前夕,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在北京发布《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并发布了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良好睡眠 健康之源”。  上述《报告》研究分析了2022年民众的睡眠状况。数据显示,2022年,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近半数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  近半数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不足8小时  据介绍,《报告》数据源于2022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样本涉及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至70周岁居民。...

新研究揭示高脂高糖饮食导致脂肪肝的机制 健康真知

新研究揭示高脂高糖饮食导致脂肪肝的机制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高糖高脂的西式饮食会改变消化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使有害代谢物产量增加,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抗生素治疗可以缓解病情。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肝硬化、肝癌等的重要诱因,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这项研究从细胞和分子层面上加深了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可望帮助开发新的疗法。相关论文最近发表在英国《自然&middot;通讯》杂志上。  研究人员用低胆碱、高脂肪、高糖的典型西式饮食喂养小鼠,发现小鼠消化道里一种特定细菌含量增加,产生更多的2-十八烯酸单甘油酯,导致小鼠出现与人类非酒...

夜间外边光线越亮,血糖代谢问题越大 健康真知

夜间外边光线越亮,血糖代谢问题越大

  上海瑞金医院宁光团队在近10万国人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夜间窗外有较亮的灯光,患糖尿病可能性增加。  研究显示,夜间户外灯光亮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胰岛&beta;细胞功能指数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夜间外边光线越亮,血糖代谢问题越大。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夜间户外灯光暴露每增加一分位数,糖尿病患病风险就增加7%。这提示,夜间人工照明或是糖尿病新的潜在风险因素。  这些结果均经考虑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状况、饮酒情况、体育活动、糖尿病家族史、家...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呼吁让锻炼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 健康真知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呼吁让锻炼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呼吁让锻炼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他们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的效果是心理咨询或药物的1.5倍。该研究包括97篇综述、1039项试验和128119名参与者。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英国运动医学杂志》。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个人(9.7亿人)患有精神障碍。而最新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改善抑郁、焦虑症状极为有益。12周或更短时间的运动干预措施在减少心理症状方面最有效,其中抑郁症患者、孕妇和产后妇女、艾滋病患者或肾病患者受益最大。  研究负责人、南澳大利亚大学...

憋尿对多数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危害更大 健康真知

憋尿对多数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危害更大

  正常尿液大多数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为水,约占尿液的96%,其他成分为尿素、尿酸、肌酐等含氮物。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1000—2000毫升左右。  膀胱位于骨盆内,是贮存尿液的器官,其容量为300—500毫升。膀胱容纳尿液的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憋尿,就是膀胱中容纳的尿液超过了膀胱本身的容量,却有意识地忍着不排。久坐不动长时间憋尿不利于健康,还会导致泌尿系统疾病。正常排尿不仅能排出身体内的代谢产物,而且对泌尿系统和泌尿道也有自净冲刷作用。  当膀胱内累积了200毫升尿液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 健康真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

  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结果显示:我国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投入持续增加,成年人群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的便利性和满意度较之以往显著上升。  蓝皮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作为重要的智库研究成果,蓝皮书探讨了我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并就进一步维护和...

禁食可能不利于抵御感染,并可能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 健康真知

禁食可能不利于抵御感染,并可能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对小鼠模型研究发现,禁食可能不利于抵御感染,并可能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发表在2月23日《免疫》杂志上的该研究,可能会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长期禁食对身体的影响。  研究人员为更好地了解禁食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对照分析了两组小鼠。其中一组在醒来后立即吃早餐,这是它们一天中最丰盛的一餐,另一组不吃早餐。研究人员收集了两组小鼠醒来时的基线血液样本,再次收集分别是4小时和8小时后。  在做血液检查时,研究人员注意到禁食组在单核细胞数量上大不相同。单核细胞是指在骨髓中制造并在体内传播的白细胞,它们在体...

对于猴痘疫情无需恐慌,但要保持警觉 健康真知

对于猴痘疫情无需恐慌,但要保持警觉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9月23日更新的数据显示,美国已累计报告24846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病例,病例数居全球之首。而在全球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从1月1日开始到9月15日,全球累计报告了60320例猴痘确诊病例,525例疑似病例。
...

有的痣不知不觉中就长成了癌——恶性黑色素瘤 健康真知

有的痣不知不觉中就长成了癌——恶性黑色素瘤

皮肤上有痣,再正常不过,有的痣与人一辈子相安无事,有的痣却是“危险分子”,不知不觉中就长成了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虽然发病率并不高,但恶性程度大、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